黄亚平教授简介
一、个人简历黄亚平(Yaping Huang),男。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教授,汉语言文字学科带头人,硕士导师。承担本科生专业课程主要有《古代汉语》、《文字学》等;“行远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国文化传统》;研究生课程主要有《汉语史论》、《前文字研究》、《文字学名著翻译与实践训练》等。主要社会兼职有青岛市第四届社会科学届联合会委员,青岛市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大学第六、七届教学督导团教学督导等。二、研究方向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广义文字学研究,训诂学注释研究。黄亚平是“广义文字学”概念的首倡者,与德国学者白瑞斯、王宵冰主编的《广义文字研究》是该领域的发轫之作;担任主编的“文字与文明”译丛(第一辑,共六种;商务印书馆)已经出版2种;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约40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获省市级各种学术奖5项。主要学术成果有:三、主要学术成果专著、译著及主编:1.《古籍注释学基础》(黄亚平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995)2.《汉字符号学》(黄亚平、孟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典籍符号与权力话语》(黄亚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广义文字研究》(黄亚平、白瑞斯、王霄兵主编,齐鲁书社,2009)5.《广义文字研究自选集》(黄亚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宗教与文化记忆》(黄亚平译,商务印书馆)代表论文:1.试论《孟子章句》的注释特点(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6、2 )2.释道安在佛典注释上的贡献(西北师大学报 ,1996、2 )3.古籍注释类型刍议(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3 ) 4.典籍构成质素的动态内涵与注释学上的“追求原意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5.建设古籍注释研究理论框架的重要意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3)6.伍子胥故事的演变——史传系统与以敦煌变文为代表的民间系统的对比 (敦煌研究, 2003、2)7.试论《经典释文》的“正音”性质(语文研究,2004、1)8.碰撞与整合——为<山海经>投射的中国神话的层级性二元互补结构,(韩国 中语中文学 第36辑,2005年6月)9.原解释——中国文化的符号化动态结构(韩国 中国语文论丛 第29辑,2005年12月)10.《说文》鱼部名物词词义研究(辞书研究,署名黄亚平、刘思媛,2013年第6期)11.有关汉字形成和性质的几点假说 (汉字文化,2000、1) 12.试论假借表达与假借字的区别( 中国文字研究,第四辑,2003年12月)13.广义文字学刍议(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3)14.符号学视阈的史前文字研究(汉字文化, 2004、3)15.史前文字符号研究的基本观点(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1)16.论“二次约定”(语言研究,2007、1)17.许慎对中国文字学学科研究体系的创造性贡献(南开语言学刊,2008、2)18.语言认同与文化心理(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署名黄亚平、刘晓宁,2008、6,新华文摘2009年第3期论点摘编)19.象形字的几个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5)20.双墩符号的构成方式及其对文字形成的影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署名黄亚平、孙莹莹2011、1)21.广义文字学研究再议——国外古文字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中国文字学会、商务印书馆《中国文字学报》第三辑,2010年11月)22.前文字、类文字、广义文字学——三议“广义文字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23.试论汉字和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核心地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24. 社会读写机制的建立和激发扩散是文字系统形成的真正动力——以甲骨文为例(载于黄亚平《广义文字学研究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5.美洲印第安手势符号初探(载于黄亚平《广义文字学研究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等等。主要获奖有:1.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甘肃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奖“兴陇奖”三等奖3.第四届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三等奖4.第十六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第十九次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四、联系方式:Yapingh59@163.com

伍子胥的故事简介,伍子胥的故事简介100字证记语-爱问教育
伍子胥 的故事50字伍子胥一夜白了头的故事:伍子胥是楚国人,姓伍,名员,字子胥。楚平王听信谗言,计杀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伍子胥携楚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伍子胥二人碾转到了离昭关六十里路的一座小山下,从这里。1、伍子胥的故事简介 关于伍子胥的故事介绍伍子胥(公元前559 —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一说今安徽省全椒县)人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2、伍子胥的故事00:46回答:动漫届的小学生时间:2019年11月13日获赞:1次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3、有关伍子胥的民间传说故事“一夜白头”是讲伍子胥在逃出楚都之后,被扁鹊徒弟东皋公收留,住在东皋公家里的伍子胥由于担心自己能否逃出楚国的抓捕,急的一夜之间白头的故事。“七星龙渊”是一个传说故事,讲的是伍子胥在逃出楚昭关。4、伍子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伍子胥生平简介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谋略家,曾率军大破楚国、营造姑苏城等。伍子胥生于楚国,但他的父亲和哥哥遭到楚平王的杀害,随后他便逃到吴国,并且成为吴王重臣。可以说伍子胥对于楚国只剩下了恨,据说伍子胥破楚后。5、伍子胥的典故 伍子胥典故故事有哪些关于伍子胥的典故有: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千金报恩。一夜白头讲的是伍子胥携楚国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扁鹊的弟子东皋公为了帮助他,把二人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却不谈过关之事。伍子胥。6、伍子胥的故事 伍子胥的故事列述“掘墓鞭尸”是讲伍子胥在攻入楚都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父兄复仇,掘开楚平王坟墓,挖出其尸骨进行鞭尸的事情。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伍子胥是一个有仇必报,凶狠毒辣的人,这样的人在乱世之中是很容易建功立业的,所以。7、伍子胥是一个怎样的人?伍子胥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伍子胥的知名事件主要有以下这几个:1. 攻楚复仇。伍子胥在历尽艰辛逃往到吴国,并拱立吴王阖闾上位之后,就奉阖闾之命攻楚,吴国与唐、蔡两国结盟,于公元前506年攻楚,吴国在这次战役中大获全胜,攻入了郢都,楚昭王。8、概括史记故事中伍子胥的故事网友分享:伍子胥的三件大事:1.逃亡;2.灭楚鞭尸;3.临终遗言,描绘的人物性格非常一致,一个不拘小节,忍辱负重,豪气干云的大丈夫形象,是一个很现代的,有点功利有点现实的形象,似乎与当时的主流君子价值观不同。不过他的故事让人喜欢,不是因为。9、有谁知道伍子胥的生平故事网友分享: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yún,云)。伍员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先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楚平王有个太子叫建,楚平王派伍奢做他的太傅。费无极做他的少傅。费。
伍子胥的故事简介-爱问教育
伍子胥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人物,他是楚国人,同时也是一位快意恩仇的悲情英雄,他虽然为父兄报了仇,但是可怜他最后却没有得到一个善终。伍子胥的故事简介据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记载,伍子胥是楚国太师伍奢的儿子,当时在位的楚国国君是楚平王,起初楚平王对伍奢信任有加,将伍奢官位从大夫提升到太师。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伍子胥携楚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然而,昭关被右司马远越领兵把守,很难过关。扁鹊的弟子东皋公(扁鹊出生在公元前407年,这里说是扁鹊的弟子,传说的真假有待稽考)就住在山中,他从悬赏令上的图中认出了伍子胥,决定帮助他。东皋公把二人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却不谈过关之事。伍子胥实在熬不住,急切地对皋公说“我有大仇要报,度日如年,这几天耽搁在此,就好像死去一样,先生还有什么办法呢?”,东皋公说“我已经为你们筹划了可行的计策,只是要等一个人来才行。”伍子胥犹豫不决,翻来覆去,不觉捱到天亮。东皋公一见他,大惊道“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伍子胥一照镜子,果然全白了头,不由暗暗叫苦。皋公反而大笑道“我的计策成了!几日前,我已派人请我的朋友皇甫讷来,他跟你长得像,我想让他与你换位,以蒙混过关。你今天头发白了,不用化妆,别人也认不出你来,就更容易过关了”。当天,皇甫讷如期到达。皋公把皇甫讷扮成伍子胥模样,四人一路前往昭关。守关吏远远看见皇甫讷,以为是伍子胥来了,传令所有官兵全力缉拿之。伍子胥二人趁乱过了昭关,待官兵最后追拿到皇甫讷时,才发现抓错了。伍子胥不辱使命的故事伍子胥在逃离楚国途中,有一次他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姑娘觉得人格受辱,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又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伍子胥投江的故事伍子胥投江,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之一。相传,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曾为楚国大将。后来,因为楚国君王不听他的忠言,导致楚国战败。伍子胥因此被贬为庶民。但伍子胥并没有放弃报国复仇之心。他到了吴国,投靠了吴王夫差,帮助吴国打败了越国,报了自己的国仇家恨。但吴王夫差却在得胜之后,对伍子胥不以为然,甚至还准备将他处死。最终,伍子胥只能迫不得已投江自尽,以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人民敬仰的英雄形象之一。
相关资讯
关于伍子胥的传说故事
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吴国大夫,辅佐两代吴王。伍子胥死后流传下了很多的故事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掘墓鞭尸、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和千金报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