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美国借口“中国军事影响力”,对柬埔寨武器禁运

更新时间: 2025-05-22 13:38:19

阅读人数: 435

本文主题: 军事禁用武器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乌元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当地时间8日对柬埔寨实施武器禁运和新的出口限制,理由是美方所称的“中国对柬埔寨日益增强的军事影响力”以及柬埔寨国内存在所谓“人权”和“腐败”问题。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和商务部采取的这些行动反映了“华盛顿为抗衡中国在东南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所做的努力”,而“柬埔寨已经成为中国在该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之一”。美国借口“中国军事影响力”,对柬埔寨武器禁运根据提交给《联邦公报》的文件,美国国务院将柬埔寨加入禁止所有武器输出的国家的名单。该文件宣称“柬埔寨继续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扩大其军事存在并在泰国湾修建用途具有排它性的设施”。此外,宣布武器禁运的文件也将柬埔寨国内存在所谓“腐败”和“侵犯人权”问题作为理由。关于该禁令的影响,路透社称尚不清楚,但该媒体援引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报告,美国并不是柬埔寨的武器供应方。此外,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也发布了对柬埔寨的新的出口限制措施,将限制柬埔寨获取“军民两用设备以及不太敏感的军用设备和国防设备与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华盛顿宣布对柬埔寨实行武器禁运之际,美国国务院表示,国务院顾问德里克·乔莱特(Derek Chollet)周三启程前往柬埔寨和印尼访问。而柬埔寨目前是东盟轮值主席国。一直以来,美国视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威胁”,并对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合作疑神疑鬼,竭力破坏。今年11月,美国又将手伸向柬埔寨,以所谓“涉嫌在中国承建的海军基地项目中存在腐败问题”为由,宣布制裁两名柬埔寨高级军事官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时对此回应说,我想强调的是中方一贯反对美方实施单边制裁和所谓的长臂管辖,反对美方粗暴干涉别国内政。上一页1/2下一页

美国借口“中国军事影响力”,对柬埔寨武器禁运

重读甲午·武器装备

淮军登上晚清政治军事舞台的同时,正是世界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世界军事技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突飞猛进 淮军登上晚清政治军事舞台的同时,正是世界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早在1823年,英国约翰•诺顿(J.Norton)就提出膨胀型子弹的设想,这种子弹击发时能与膛线密合,起到防止枪管漏气并增加推进力的作用。诺顿设想经过法国军官劳德•米尼(LMinie)的改进后,成为具备实用价值的米尼式圆锥形子弹,于50年代装备西方国家军队。由于米尼式子弹可膨胀,因此弹体直径就可以做得比枪管直径小许多,这不仅部分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弹过慢的问题,而且使过去因无法解决枪膛漏气问题而被弃用的后膛枪重新受到重视。50代中期,法国军队和德国军队就首先装备了使用米尼式子弹的后膛枪。70年代之后,集火药、子弹和铜帽于一体的金属定装弹得到推广,更进一步简化了步枪的装填程序,火器性能得到极大提升,这一时期的步枪已经能够达到有效射程500米、射速每分钟10-20发的水平,战场上甚至出现了每分钟发射几百发子弹的机关枪(如诺登飞机枪、加特林机枪等)。火炮方面,膨胀型弹丸的应用同样使得后膛炮进入实用阶段,由此提升了火炮的射击效率"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则使火炮质材由青铜过渡到了钢铁,这意味着炮膛可以承受更多的装药,射程更远!耐用性更好"军事技术的进步大大增强了火器的射击效能,以至于此后发生的装备技术水平相当的战争中,步兵已经开始采取疏散队形,从掩体中向敌人射击,而不是在开阔战场上防守了。在李鸿章指挥下清朝军事工业紧盯时代脉搏 淮军的兴起恰逢这一“军界盛世”。它的将领大多是赳赳武夫,既没有湘军统帅的守拙陈腐之气,又受到洋务派官僚“开眼看世界”的气象熏陶,对于军事技术完全持实用主义态度,在新式火器的换装上始终紧跟世界潮流。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交战双方都使用了新式后装步枪。李鸿章通过与淮军中的外国军官、驻外公使李凤苞以及德国商人斯米德的交流,得知西方新式步枪中“英之至精者,曰亨利马梯呢,其次曰士乃得;俄曰俾尔打呶;德曰呢而根;法曰沙士钵;美曰林明登。以利钝迟速较之,则英之亨利马梯呢精于俄,俄之俾尔打呶精于美,美之林明登又精于英之士乃得及德、法诸枪也。”新式火炮中,“英德两国新式最精,德国克鹿卜(克虏伯)后门钢炮,击败法兵,尤为驰名”。“英国多用前门熟铁来福长弹大炮,曰乌理治,曰阿墨斯得郎,曰回德活特,三家尤著,大者口径十一寸至十五寸,身重至八万斤以上,子弹重至六百磅,能打穿二十余寸厚之铁甲”,“陆路行仗小炮,则以德国克鹿卜四磅后门钢炮、美国格林连珠炮为精捷”。不久,士乃得、林明顿枪出现在中国市场上,李鸿章先令淮军换装了较为便宜的士乃得枪,又购买了几千支林明登枪供将士操习。由于马梯呢、俾尔打呶等更好的步枪并未在中国市场上出售,李鸿章又设法通过总理衙门和俄国领事馆少量商购,“以备将士选锋者操用”。此外,经由美国南北战争而风靡世界的加特林机手动枪也颇受李鸿章的青睐,虽然价格不菲,但李鸿章也为淮军购买了数十尊,“以备游击要需”,同时饬令金陵制造局进行仿造。1875年之后,西方军火市场进一步向中国开放,此时性能更佳的温切斯特、毛瑟、哈奇开斯、李式步枪等先后输入中国,淮军加紧更换,仅1875年一年,李鸿章就向德国毛瑟公司订购了26000支步枪。到光绪十年(1884年),淮军陆营都装备有毛瑟、哈奇开斯等带弹匣的连发步枪,骑兵则全部装备温切斯特十三连发步枪。为了达到火器制式上的统一,李鸿章甚至规定:凡全营用哈奇开斯枪者的即不领毛瑟枪。火炮方面,1872年,德国克虏伯公司打入中国市场,李鸿章首先通过迪亚士银行“商办四磅克虏卜炮两尊”,后又陆续添置,到同治末(1874年),已购到克虏伯后膛火炮50余尊,分置于大沽炮台和驻扎在天津小站的盛军当中。到1877为止,淮军共购买克虏伯后膛钢炮114尊,并仿照德国炮营建制成立新式炮队19营,每营装备钢炮6尊,编入兵勇144名,战马155匹,可独立遂行作战任务,中国军队的炮兵制度由此发韧。1888年前后,淮军购买装备的火炮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370多尊,除克虏伯外,还兼购了阿姆斯特朗和格鲁森等品牌的火炮。中法战争后清军再次跟上时代发展 中法战争后,世界火器发展进入新的局面。1884年,法国化学家合成了新型燃料——无烟火药。该燃料一经应用,立即使火器性能产生了另一次飞跃。第一,无烟火药燃烧时不产生黑烟,不会轻易暴露射手的埋伏位置,士兵在战场上更加安全。其次,无烟火药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是黑火药的三倍,使用这种推进剂的子弹可以将初速提升近50%,这就意味着火器射程的增加和射击精度的提高。第三,使用无烟火药不会产生使用黑火药时的枪管淤塞现象,步枪使用起来更加可靠。最后,根据动能定理,子弹的能量与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子弹初速的增加,意味着质量可以适当减小,同时也意味着步枪重量的减轻和士兵带弹量的增加。到19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纷纷转而试制和装备性能更好的小口径连发步枪。对于西方世界的军事技术发展状况,李鸿章通过驻外人员随时跟踪了解,并再次计划为淮军换装。但此时西方国家对新军事技术的保密措施日益严格,法国于1886年首次装备使用无烟火药弹的小口径步枪时,即实施严格的保密管制,不仅控制枪械的出口,对无烟火药的配方也秘而不宣。即便是欧洲化学工业最为发达的德国,也只是到1889年才仿制出无烟火药,进而装备小口径步枪,而美国直到美西战争爆发时仍未能制造出无烟火药。19世纪90年代初,小口径步枪虽已能在世界市场上买到,但价格昂贵,每支约为旧式步枪的4到5倍,战争时期甚至高达10倍之多,这是淮军财力状况所难以负担的。在国内,1891年,军机处因财政问题下旨停购新式军舰达两年之久,淮军换购军械的计划也不得不随之搁浅。因此直到甲午战前,淮军只少量换装了曼利夏、新毛瑟等小口径步枪,并为岸防各部配备了一些使用无烟火药的格鲁森火炮,如李鸿章所言,“新式快枪快炮不敷甚巨”。军械进口的道路并不畅通,李鸿章转而将希望寄托在军械仿造上。1890年,江南制造局仿制成功英国小口径步枪,名为“新利”。同年,又仿造了奥地利曼利夏小口径步枪,并针对原枪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命名为“快利”。通观淮军的火器换装历史,可以看到,从滑膛枪炮的购买到后膛枪炮的换装,再到连发步枪的引进,淮军始终紧跟世界军事技术发展潮流,部分新式火器甚至先于西方国家列装。19世纪90年代之后这种换装虽一度停滞,但同时期的西方国家也未能全部实现步枪的小口径化。

四次军事革命的武器是什么-爱问教育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翻译: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出自先秦左丘明的《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此文作为记叙外交斗争的一段史体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原文节选: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此文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他们各自的个性化语言和“交锋”方式,把这场外交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双方达成妥协,订立盟约。这样,即使我们明白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性质及其过程,又让我们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历史人物。楚国两位使者,特别是作为楚成王“特命全权代表”的屈完,沉稳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风度,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的外交风范,机智灵敏、随机应对的外交智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作为政治家的管仲,他那熟悉历史、谙于事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的外交才情,以及齐桓公那种虽然骄横霸道、软硬兼施,却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也都让我们过目难忘。总之,阅读欣赏此文,不像是读史,倒像是看一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外交斗争话剧。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