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任皓:从军旅到日常的书写(节选) - 裘山山 - 十百千 - 新闻 - 四川作家网

更新时间: 2025-05-22 13:41:44

阅读人数: 832

本文主题: 军旅题材的小说

摘要:裘山山具有“军人”“作家”“女性”三重身份,三者结合,促成了她小说创作别具一格的特色,从进藏女兵到农村妇女,从军旅题材到日常书写,她始终以温和的姿态,闪烁着人性光辉,温情脉脉,笔耕不辍,书写她的世界。对于大众百姓的生存疾苦,裘山山时刻保持着一颗作家敏感与共情的心,她用笔去书写挖掘世上人性的真情与善良,以一种普通人的视角、一种作家的悲悯精神书写日常、叩问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关键词:裘山山;军旅小说;日常书写;温和一军队、军旅是一座丰厚富饶的文学宝藏,军旅文学是新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军旅文学作为文学题材中一种特殊类型,逐渐建构起了以“英雄、理想、爱国”为核心的美学品质,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它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坚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展现如火如荼的军营生活,反映现实,表现历史,向世人展示了军人情感和心灵世界,铸造军魂,让人们在审美享受的同时受到崇高精神的启迪和鼓舞。”从《吕梁英雄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到《红高粱》《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军旅作家们从身处的时代,以笔为戎,书写英雄,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文学力作。军旅作家身兼“军人”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既有特殊的军旅生涯,又有作家的敏锐视角和充沛情感。在当代文坛翘楚中,20世纪90年代主流文学的半壁江山几乎由一群优秀的军旅作家构成:徐怀中、莫言、阎连科、徐贵祥、周大新、朱苏进、柳建伟……军旅文学是军旅作家小说创作的脉络和主线,军旅作家的小说创作是历史的抒写与补充。谢有顺说:“小说是活着的历史。当我们在探究、回忆、追溯一段历史的时候,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的历史,往往是规律、事实和证据,但那一段历史当中的人以及人的生活往往是缺失的。小说的存在其实是为了保存历史中最生动的、最有血肉的那一段生活,以及生活的细节。”军旅作家们以身为墨,以文为思,抒写出一部又一部活着的历史。身处西南的四川,作为原成都军区所在地,汇聚了一大批星光闪耀的军旅作家。这些名字或多或少和这个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严歌苓、柳建伟、麦家、裘山山、简嘉、沈石溪、杨景民、杨笑影、施放、康纲联、王曼玲、王棵、卢一萍、王甜、王龙、杨献平等。严歌苓的《七个战士和一个零》《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芳华》,柳建伟的《突出重围》,麦家的《风声》《解密》《暗算》,裘山山的《我在天堂等你》《春草》都被改编成影视剧作,走向屏幕,为大众所熟知,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军旅文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众化、通俗化。众所周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军旅文学中少有女性作者的身影,直到50年代中期,茹志鹃、刘真、杨沫等为数不多的军旅女作家才开始登上舞台,引起关注。作为一批有从军经历的作家,身兼“军人”和“作家”双重身份,他们的小说创作不仅仅囿于军旅生涯,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裘山山。……

任皓:从军旅到日常的书写(节选) - 裘山山 - 十百千 - 新闻 - 四川作家网

推荐些好看的军旅题材的小说-爱问教育

搜索你感兴趣的问题 点击右上角更多 分享给好友或到朋友圈 首页 教育 知识百科 推荐些好看的军旅题材的小说 敢于承担 2024-8-15 1、《军装下的绕指柔》,作者是折纸蚂蚁。2、《异界军队》,作者是李布衣。3、《超能兵王在都市》,作者是黑琥珀。4、《军门宠婚》,作者是子桑菲菲。5、《冷酷军长强宠妻》,作者是陌潇湘。6、《弹痕》,作者是纷舞妖姬。7、《最后的特种兵》,作者是付勇军。8、《超级特战兵王》,作者是二师兄八戒。9、《末世特种兵》,作者是幻境城主。10、《最强战兵》,作者是太白入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济运造句讬寄的读音济繁诗句讬寄结构济世匡时的注音饥馑荐臻的词性饥不择食的国语辞典济人的解释吃鱼的哪个部位最营养红外技术相关词语济人的国语辞典济世匡时相关的成语济世匡时的词性内妓的解释寄元九相关成语红外技术单词内妓的网络解释内妓繁体寄托相关词语寄豭之猪的拼音 寄豭之猪的拼音是什么 分享 搜更多 微信微博QQ空间复制网址取消 爱问协议 帮助 意见反馈 商务合作 公益 有问题 @爱问

1980年代中越战争题材中短篇军旅小说女性形象研究-手机知网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爆发的中越自卫反击战,其影响是深远的,不只在社会历史上,在文学界也由此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号召以及作家自身潜力爆发的内外因作用下,一批反映中越战争的小说如雨后春笋。其中较典型的中越战争题材中短篇军旅小说受到了新时期人性回归浪潮的影响,也带有鲜明的人性回归色彩,以塑造祛“神性”英雄形象为主,旨在通过战争反映战争与社会、人性的冲突和矛盾。其中涉及到的女性形象更是以其平民化的姿态、多重的性格,引起学界注意。无论是女兵形象、母亲形象还是妻子形象,都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战争后、婚姻中、家庭中的无欲无求、承受苦难与其没有获得应有回报这一对矛盾,通过矛盾凸显战争中女性的崇高品质及辛酸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0年代中越战争题材中短篇军旅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方面,女性作家们功不可没。相比男性作家用男性视角反观女性形象,用单一地方式塑造脸谱化的女性形象,女性作家则是用女人的心写女人,以其特有的敏感和对女人的了解塑造了一个个立体真实的女性形象。女作家更注重深入女人的内心去展现女性的心理世界,令女性形象更加细腻和生活化、真实化,比起女性形象在男性作家小说中的陪衬地位,在女性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真正登上了舞台,成为主角。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